返回首页 hi, 欢迎来到机器人在线 请登录/ 免费注册 扫码关注

医疗机器人“大白”离我们有多远?

时间:2015-03-20 来源:网络 阅读:7441

“好想抱一个大白回家。”近来热映的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超能陆战队》,让一个圆圆胖胖、看起来像白色充气玩偶的机器人火速蹿红,成为众人心目中堪比机器猫的“治愈系神宠”。其实,大白这样的医疗机器人,并不完全是一个乌托邦,影片中很多技术都是真实的。甚至可以说,能扮演类似角色的机器人,在现实中已经出现。

A

大白的“兄弟”已在日本出现

影片中,大白最大的任务就是通过摄像头等设备,扫描目标用户,感知其体征、健康数据和情绪,然后采取措施进行健康护理。主人公阿宏两次被大白抱住,一次是因为哥哥去世自己情绪低落被大白扫描到,一次是掉入水中被大白感知到体温下降,大白调整了自身的温度,以提高阿宏的体温。

想想这些功能,是不是跟Nest的智能家居很像?由前苹果公司iPod部门主管Tony Fadell创办的这家公司就是因物联网、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才被谷歌看中并宣布以32亿美元对其进行收购的。

大白扫描人体的能力,在现实中也是有参照物的,它就是微软的KinectOne。目前,它已经可以通过截取人体体表的颜色来识别肌肉拉伸、体表温度和心率。这些都是健康护理中需要的数据。当然准确率还有待提高。

国内也有团队在利用普通摄像头等技术来完成类似的任务。点康科技就号称能利用摄像头测血压。北京视倍宇康科技负责人黎明明介绍,他们制作了大小两种护理机器人,主要面向小孩和老人,通过放入仿生压力感应器和自然语言合成芯片,让机器人能够感受到人的抚摸,从而进行拍脑袋、摸脸、敲头之类的互动,甚至可以合成出用户熟悉的亲人的声音,为视力不好的老人读短信、提醒吃药等。

在日本,扮演类似生活助手的机器人已经出现。据外媒报道,日本研究机构开发了照护机器人Robear,用以支持护工的工作。它有一张可爱的熊熊脸,可以将病人从床上抬起来,帮助行动不便的病人行走、站立等。

B

还有多少这样的机器“暖男”?

多年从事家庭服务、远程医疗机器人研究的专家黎明明介绍,“大白”的骨骼是碳纤维材质,拥有语音识别功能和人体体征扫描功能,这些涉及当前三大科技项目:机器人制造、人工智能及移动医疗。目前最好的机器人,基本上都在美国和日本。

在日本,丰田公司早在2011年就发布了4种应用在医疗护理领域的机器人,用于帮助下肢瘫痪等行动不便的病人行走。去年,安川公司发明了康复机器人,属于医疗器材的改造,用以辅助病人自行恢复肢体损伤。

日本的医疗机器人一直在向拟人化方向发展。日本早稻田大学发明的机器人Twendy-One,最重要的目标就是模拟人类护工,它能做很多复杂的手部关节运动,比如挤番茄酱。筑波大学企业CYBERDYNE生产的HAL则是一款“可穿戴机器人”,它被设计用来帮助下肢肌肉萎缩的患者完成站起来、行走、停住、抬起腿上下楼梯等多种活动。

再说说美国。2013年1月,美国iRobot和InTouch Health两家公司合作开发出第一个通过美国药品食品管理局认证的医疗机器人RP-VITA。前者原本以发明扫地机器人闻名,它们为RP-VITA提供了最尖端的自知导航和移动技术,后者的远距医疗和电子病历技术,则让RP-VITA可以对患心血管、神经外科、心理疾病的人和需要紧急救护的病人、孕妇进行评估和诊断。

美国陆军还研制出名为“BEAR”的战地协助撤退机器人,它能完成基本的救护和运输功能,协助受伤士兵撤退。

最值得一提的是,眼下,在安德森癌症中心这一全球最好的肿瘤医院里,还有一个超级“助理医生”——“沃森”,它就是那台在2011年的美国智力竞答电视节目《危险边缘》中战胜两位实力极强的人类选手,夺得总冠军的著名超级计算机。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在一战结束后不久,“沃森”就在安德森癌症中心当起了“助理医生”,负责驱动一个名为肿瘤学专家顾问(OEA)的软件。如今,“沃森”就像躺在口袋里的专家,医生在OEA界面中输入病人的信息,几秒钟之内,它就会结合最新研究为病人量身定制出多种诊疗方案,一行行列出来供医生参考。

这个“助理医生”能力超强:30个医生夜以继日做上一个月的研究,它9分钟就能搞定;它15秒就能吃透的病,人类医生即使每天看150份病人的资料,也要花费一万个星期。

医疗机器人 “大白” 技术干货

好的文章,需要您的鼓励

18

  • 最新资讯
  • 最新问答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