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hi, 欢迎来到机器人在线 请登录/ 免费注册 扫码关注

【机器人今日关注】2016.11.22

时间:2016-11-22 来源:新松机器人 阅读:7439

看点1 解读美国机器人路线图

上个月,全新版《美国机器人路线图》发布。这份由全美150多位研究者共同完成的报告呼吁:国家应该在新技术的安全集成方面制定更好的政策框架以保证我们每日生活的安全运转。文件发布的目的,除了希望借此确定研究者是否真的能够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并切实解决一些社会问题,更是希望确保美国在全球机器人领域中保持创新、技术、政策等方面的全方位领导地位。

事实上《美国机器人路线图》的首份报告早于2009年发布,当时这份报告的发布直接促使奥巴马政府后期启动了《国家机器人计划》。2013年,由Christensen带领的研究者团队更新了文件内容,并在今年的总统大选之前对路线图进行了重审与修订。

在这份全新的报告中,专家们认为STEM领域的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全民学习”。除提倡加强人机交互领域的研究力度发展智能机器,使人们能够老有所依之外,专家们也呼吁进行更灵活的机器人系统研究以适应各领域中日益增涨的定制化生产服务需求。

具体内容方面,这份100页的文件对机器人技术的广泛应用场景做了综述,其中包括有制造业、消费者服务业、医疗保健、无人驾驶汽车及其防护,其中的重要发现与建议如下文所述。

无人驾驶汽车及其政策

虽然无人驾驶汽车的进步程度已远远超过专家们2013年时在路线图中的预测,但是这个领域仍然面临重重障碍。Christensen说道:“重要的地方在于我们得知道人类的平均无事故里程可达一亿英里,但是要设计出具备相似性能的汽车却绝非易事。”

无人驾驶汽车得更像工业机器人那样耐用,能够在三年内完全自主行驶无需人为介入才行,他补充道。此外我们需要对无人驾驶汽车领域使用过的方法和技术统一标准,“系统集成可能并没有那么引人注目,但却不可或缺。”

最后,地方、州和联邦机构需要制定法律法规,确保无人车能够同时与有人驾驶汽车一起安全的在路上行驶。这些规定也应适用于无人机,如此一来无人机就能真正颠覆我们在日常空运、环境监控以及其他各方面的习惯,在自然灾害与恐怖袭击发生时成为现场急救员的好帮手。

研究者们也要在无人机和机器人的集群控制方面做出更多努力。“目前能够操控复杂无人机的人数量尚少,以后就要变成一个人就可以控制一小群无人机和其他一些自主机器人了。人与机器的交互应当如同乐队指挥与演奏家之间的关系一样”,Christensen说,“演奏者本身需要足够聪明才能明白指挥者的意图并且将之表现出来。”

医疗保健与家庭陪伴机器人

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程度日渐提高,因此大量陪伴机器人将会进入这一市场。以日本为例,国内半数的人口年龄都已超过50岁。“我们需要帮助这些老人在家中正常生活,机器人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这一点。”

想要实现这个目标,机器人就要对周围环境具备更好的识别能力,可靠性要求也会更高。现有系统一般都有基础导航模块,但是长期在少人或无人介入的情况下工作依然尚未实现。此外,家庭陪伴机器人还要能执行更为广范任务。

易控性对于机器人产品来讲也是尤为重要,这样一来产品才能被每个人接受。这就意味着以家庭护理机器人为例,机器人就需要一个简单易用的操作界面了。机器人研究者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制造业

近年来,汽车一样的产品定制化需求增量迅猛。例如,一辆高端汽车可有无数不同的配置选择,从座位颜色到电子器件配置通通包含。结果就是制造商的产品生产线需要日益复杂的技术来实现上述需求,这样一来许多工厂就又转回到了美国。在过去的6年中,美国制造业已经增加了九十万工作岗位。“机器人的激增并不一定意味着人类的失业。”

但是这种工业机器人系统的扩张必须克服两大障碍,路线图中已经说明。研究者需要开发出即使在少量或者未经训练情况下也能让工人操作的用户界面。换句话说,用户界面得更像电子游戏那样容易上手。

此外,机器人操作技能也要大幅改进,最不济也得与一个小孩子的灵活性相当。现在最高级的机器人已具备一岁小孩相当的抓取能力。

工业网与物联网

对于所有的应用而言,它们面临的核心障碍都在于机器人系统的复杂整合,这些机器人系统需要与操作人员与合作者一同工作。

研究人员设想了一种环境,其中的物理系统通过智能传感器和智能芯片在工业物联网内无线连接。这就使机器人更容易在工作环境中导航并且与人类一同工作。同时,保障这些系统的安全性也相当重要,这样它们就不会受网络劫持或网络攻击的侵害。

亚马逊在这一方面做得最好,他拥有40%的IoT相关的开源应用程序接口或API,在Christensen看来这将创造一种全新的经济现象。

教育

机器人系统将在未来几年内显著改变家庭和工作的日常生活,大众也因此需要接受一些训练以便与这些系统进行交互。接受训练的人不分年龄大小–从幼儿园到高三以及大学之前的中专学院都应参与。但大多数教育工作需要集中在幼儿园至高三年级。

Christense认为太多的年轻人从高中退学,他们将被机器人和物联网背景下新经济所遗忘。

“我们需要教会人们怎样使用机器人,”他表示,“我们需要意识到,我们现在为机器人系统设计的大多数接口实际上并不好上手。”

共享机器人基础设施

研究人员呼吁在美国建立互通共享的机器人研究基础设施。今后研究范围将扩大很多,研究者将主要进行无人驾驶、医疗保健机器人、微型和纳米机器人、农业机器人、无人机和水下机器人的测试,每个预设点大约需要300万美元才能改造成功。

ps:2016年美国机器人路线图由国家科学基金会,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俄勒冈州立大学和佐治亚理工学院部分赞助。

看点2 京东带来机器人+人工智能“黑科技”

“高密度的立体仓库里,形态各异的智能机器人们正在有序地工作着,从商品上架、理货、分拣、装箱到搬运与装车,整个流程不需要人工参与,一切工作都进行得有条不紊,而在配送末端的环节,商品通过无人车或无人机配送到城市和乡村用户的手中……”这并不是什么科幻大片里的场景,而是在11月16日,刚刚开幕的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京东展示的由“无人机”“无人车”“无人仓”共同构成的“智慧物流”场景,京东这一系列“黑科技”吸引了众多参会领导及嘉宾的目光。

智慧物流不再是设想

“下班后在无人车上输入提货码就能收到当天购买的新鲜食材……在山水环绕的乡村度假也能第一时间收到最新上市的炫酷产品……”未来,在京东的全流程智慧化服务下,这样的购物场景将不再是消费者心中的幻想。

以“创新驱动造福人类——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正式拉开了帷幕,世界互联网领域“最智慧的头脑”聚集在乌镇,围绕互联网经济、创新、文化、治理和国际合作五个方面进行思想碰撞。

而一直以来致力于科技创新与服务突破的京东也通过对“智慧物流”系统的展示,带领广大参展嘉宾和观众一同感受了“互联网+物流”时代的全新生活体验。

记者了解到,在本次互联网大会上,京东展示出的正是为消费者提升物流体验度的整套解决方案——无人仓提高物流后方仓储运转效率与存储效率,无人车主攻城市配送最后一公里体验,无人机聚焦缓解乡村配送最后一公里难题。

在面临电商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物流压力上,京东用前瞻性的“黑科技“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凸显出了京东系列“黑科技”的实用性和落地效果,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新机遇与新业态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物流行业的压力越来越大,传统人工方式已经成为制约物流行业发展,限制效率提升的瓶颈。“京东集团副总裁X事业部总裁肖军表示,京东的智慧物流系统,正是为了能够满足未来对于电商物流的需求而布局的一项战略性研发项目。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为核心的京东智慧物流系统,代表着物流行业真正实现了从自动化到智慧化的革命性突破。以智慧物流为代表的全新第三代物流技术,将真正实现生产与服务的“无人化”——机械已不仅仅是实行操作的手臂,还拥有了智慧的大脑。

业内人士认为,京东智慧物流瞄准了这样的行业发展态势,提前布局、谋势而动,实现了中国电商企业在智慧物流方面的战略性部署,这一套全面的场景体现,已超越亚马逊等企业成为目前全球最先进的物流技术落地应用。


看点3 Pepper叫好不叫座 需智勇双全

Pepper作为马云、孙正义、郭台铭这三个“首富”凑在一起造的机器人,在服务型机器人领域里绝对是当之无愧的焦点。要钱有钱、要技术有技术、要渠道有渠道,Pepper从诞生之日起仿佛就注定会成功,可现实却和三大“首富”开了个玩笑。

Pepper上市两年多以来,除了鲜花与掌声,其更收获了一大堆吐槽和批评,当市场对Pepper的非议达到一定程度时,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市场究竟需要怎样的服务型机器人?
 


Pepper的优点与不足

软银一直强调Pepper用途可涉及商店接待、餐厅服务、家庭护理和医疗康复等众多领域,综合提升企业运行效率,但据调查,Pepper在山田电机(Yamada Denki)卖场里、日本三大银行之一的瑞穗银行(Mizuho Bank)中、雀巢咖啡机店内、比利时奥斯坦德AZDamiaan医院等众多不同行业企业中,主要担任访客接待和咨询工作。

Pepper的优点是在情感表达方面比其他机器人更胜一筹,通过可变换颜色的眼睛同步表达倾听或说话应用,同时大数据库的应用让其在语言交流功能上也更为强大,并可依靠镶嵌在基座中的轮子自主移动。

但Pepper的不足之处也十分明显。比如:手和胳膊的灵活性依旧不够,这让其无法完成复杂的手部动作或相对麻烦的任务,另外搬运和负重牵引能力不足。

另外,Pepper在移动过程中面对复杂路况时,依旧显得无法适从。例如Pepper出现在餐厅时,容易引发人群尤其是小孩子的围观,面对这样突发性的“人墙”,Pepper会显得不知所措而无法实现计划中的“带位”、“上菜”等基本应用。

某业内人士表示,Pepper能够打动企业付费的原因在于颜值与交互功能,但目前Pepper过于强调人机交互应用反而丧失了引导带路、大负荷搬运和拖拽等基础实用性功能,实用性的缺失让市场逐步开始质疑Pepper存在的价值。

该人士进一步表示,Pepper在功能上有点不接地气:“开开玩笑、玩玩游戏、讲讲新奇特的事情、帮助用户联系家人和朋友……这些功能虽然好玩,但新鲜感过了之后还剩什么?”

“我的办公楼里有几个Pepper,但看不到有人在它跟前晃来晃去了。它们基本上是漫画版的iPad。”——里昂证券亚太市场的日本研究主管尴尬表示。而日本北部的一家度假酒店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买了三台机器人,期待Pepper迎接客人,并介绍店内设施。结果相反,机器人被降级到供孩子娱乐的平板电脑。

而在台湾国泰人寿,Pepper最开始的定位是保险推销和店面咨询,可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消费者更多是被Pepper拟人化外观吸引,真正咨询保险业务时还是倾向寻找工作人员。Pepper无法准确地了解消费者需求并给出具有针对性且灵活的建议,这让其有些“失职”,而对于咨询这样的事来说,传统自助查询机似乎在效率上更占优势。

市场迫切需要更“实用”的服务机器人

人口红利消失、老龄化问题严重、劳动力成本持续攀升等等问题都让服务型机器人的崛起拥有了足够好的大环境。

市场机构预计,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82亿元左右,2016年将增长至140亿元左右,而2017年市场规模将突破200亿元。可以说,服务型机器人市场的崛起已是大势所趋,而如何把握这样的机会或者说,如何满足市场的真实需求将成为服务型机器人企业打开市场的关键钥匙。

实用性绝对是服务型机器人的核心价值,这点同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颇为接近。以餐饮、酒店这两大服务行业为例,服务型机器人往往需要同时胜任迎宾、引导带路、宣讲、送菜、行李搬运等多种脑力与体力相结合的工作,甚至往往需要重复完成几十公斤物体的搬运工作。

从技术角度讲,即使是简单的餐厅送菜、迎宾、引导带路、搬运等应用,也需要机器人研发机构在3D机器人视觉、深度感测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这也是到目前为止都没有高“实用性”服务型机器人出现的主要原因。

从企业角度,“招人难”几乎是全国餐饮、酒店行业的普遍现状,在人力资源短缺的背景下,企业选择服务型机器人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机器人取代部分人力,让人更多的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工作中解放出来,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最终提升效率与效益。

分析人士表示,采用机器人代替人工从做“人做不到的事情”到做“人不愿意做的事情”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实用性让Pepper饱受市场争议,也让人们看到了市场的真正需求。服务型机器人要成为企业的真正成员,不单单需要其拥有拟人形态的外观,更需要真的赋予机器“智慧”和具备“实用”的功能。比如:扫地、拖地机器人就是典型从实用性出发,满足人们家庭某个劳动型工作替代需求的产品。但对于餐厅、酒店、银行、医院等领域而言,他们对服务机器人的要求更为负责和更有挑战性,但市场潜力也更为广阔,未来,中国将成为全球最主要的服务机器人消费国家之一。

这一切,需要机器人研发商投入巨大的资源来支撑,从硬件传感器、摄像头、图像获取、数据分析、精密制造等都要具备系统化的技术沉淀,对想要进入服务型机器人市场的企业而言,即是机遇也是挑战。

美国机器人 人工智能 Pepper

好的文章,需要您的鼓励

15

  • 最新资讯
  • 最新问答
推荐